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

逛夜市

上星期回了一趟家。星期六晚上和小妹去逛夜市,想找個手機可以用的腕帶。

這裡的夜市大概是我幾十年沒再來過的地方了。晚上的黑暗和攤位上的燈泡黃,一向襯出一種奇特的氣氛。

雖然在這十幾年間,路也開了不少條,市容其實是一直在變化。夜市的擺攤倒是看起來沒有差別太多。就著兩條交叉的街道旁兩路展開。也許是長久以來的默契,星期六晚上攤販佔據的街道,看不到太多的抗議,儘管後方的店面住家都不是攤販主的。

在大城市吃住慣了,這裡夜市的東西相較起來物美價廉。麵包三大個50,一頓飯50,是都市裡想都不敢想的價錢。

一邊逛著,只覺得和記憶中的印象,模模糊糊地漸漸錯開。

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

豆腐

豆腐塊
豆腐塊附盒

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

時間停止

星期四出去吃午餐,發現丟在桌上的手錶時間似乎不太準。調了調發現它是一動也不動了。

隔天還好有小妹送的錶,可以替換。但是錶就這樣不能動,有點失落。還是想讓它可以動起來。

記得住處附近有些鐘錶行,週末丟完垃圾順便下去走走逛逛。在市場旁邊找到一間招牌寫著專修的小鐘錶行。老闆看著電視打著瞌睡。不過一看到壞掉的手錶,馬上恢復銳利的眼神。

熟練地拆開錶背蓋看看摸摸,再調整一下,錶芯就又開始運作了。搖搖晃晃上鍊確定它沒有問題,十分鐘手錶又是生龍活虎。原來機械錶雖然經用,但不耐摔。想是之前的粗魯對待累積下來, 讓它決定休個假了。

雖然就覺得應該是小問題,拆開看看應該花不了多少時間。找到專業並值得相信的人,卻是內心更擔心的事。

一日之所需,百工斯為備。當所有事物運作得順暢的時候,是不會感覺到它的重要性的。只有在這一刻。

還是有點不能適應這個城市的面貌。或者說,社會的面貌。

記得在小時候,要買東西,要修東西,印象中是要到市裡店面較中熱的地方,才能買到想要的東西,看到想看的醫生,修好想修的東西。多年來也已經習慣東西不是隨手可得,家就是個安安靜靜的角落。

但住在這樣一個城市,下樓永遠有便利商店可以填飽肚子,轉角就有所有店面可以滿足基本需求,直到現在,還是有一點點不適應。它們不是只在你需要的時修會出現在眼前,而是牢牢地嵌進日常生活。

或許當初住得稍微靠近市集邊,感受蚎不一樣。對於目前還很模糊的家的形象,還是覺得應該是個安靜的地方。

而每走在街頭,總是為還有這樣的小小店面在經營著而訝異。生長在經濟起飛的年代,看過量販、或際連鎖事業陸續進入台灣,商業經營漸漸偏向規劃化、大型化,總覺得經營沒有效率的市業應該馬上會被市場無形的手給抹除(是不是很像連續劇中,經常出現的大財團與小地主對立?)。

而才了解,演進需要時間,市場經濟的 妙也不在於贏者全拿,而在於各種不同的大大小小百向,沒有人可以全面兼顧。百花爭鳴欣欣向榮,才是它應該表現出來的面貌。雖然還是無法打從心裡愛上它,但多了一分尊敬。